|
新旺农浅析一些常种的嫁接果桑苗“技术”时间:2019-12-28 一、无籽大十果桑有哪些特点 三倍体果用桑树品种。发芽早,属早生品种。树形稍开展,枝条细长而直,发条数多,皮青灰色至淡褐色,节间直,节距4.8厘米,叶序1/2,皮孔圆或椭圆形,6个/平方厘米。冬芽三角形,淡棕色,尖离,副芽大而少。叶心脏形,叶形较大,叶长18-22.1厘米,叶幅15-18.3厘米,种植技术:136 7866 5879。叶肉中等,叶质中等,较平展,翠绿色,叶尖长尾状,叶缘锐齿,叶基心形,叶面光滑微皱,光泽弱,叶片稍下垂,叶柄粗短。节距3.5-8.2厘米,平均4.8厘米,雌花,无花柱。座果率92%~96%,果形为圆筒形,长径2.5~6.5厘米,横径1.0~2.0厘米;黑紫色,汁多无籽。糖度9.0%~14.0%,出汁率70%~84%。座果率90%~96%,平均单芽座果数5粒,平均单果重4.4克。产果为主,亩产果1185-1400公斤,产叶春季500公斤,夏秋季1050公斤;产叶为主,亩产果920公斤,产叶136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1、每亩种植200株,行距1.5米,株距2.5米; 2、树形养成二级主干,第一级主干高50~60厘米,第二级主干高30~40厘米; 3、每年剪枝2~3次,第一次剪枝在春季采果结束后,在上年一年生枝条2~3厘米处剪去,最后一次剪枝在7月中下旬,剪留新枝条15~20厘米,每次剪枝去弱留强; 4、种植前施足基肥,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使用。 5、注意防治桑果菌核病。 二、红果二号果桑介绍 红果2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通过自然芽变选择育种培育成的优质高产果用桑品种。是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蚕桑资源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的子专题"果用桑品种选育"品种。 陕西周至(蚕桑研究所)栽培,发芽期4月1日前后,开叶期4月10日前后。发芽特早,浙江栽培,3月14日左右脱苞发芽,属早生早熟品种。发芽率94%,花芽率98%,单芽果数6-8个,果长3.5cm,果径1.3cm,长筒形,单果重3-4g,最大果重12g,紫黑色,果味酸甜爽口,果汁鲜艳。果实含总糖14.87%,含总酸1.29%,Vc含量6.9mg/100g。桑果5月10日左右成熟,成熟期30天左右,年亩产鲜果1500-2000公斤,产桑叶1200-1500公斤。抗旱耐寒性较强,适应性广。 花果性状:发芽率94%,花芽率98%,座果率85%,单芽果数6-8个,果长3.5cm,果径1.3cm,长筒形,单果重3-6g,最大果重12g,米条长产果量248g,果实种子少,果色紫黑色,果肉柔软多汁,味酸甜爽口,果汁色泽鲜艳。桑果5月10日左右成熟,成熟期30天左右。 桑果产量:栽植第一年即可挂果,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多年多点区域试验表明,年667m2产鲜果1087.5-2034.7kg,平均1738.8kg,比大十高27.7%。 三、 8632果桑介绍 陕8632果桑:树形略开展,枝条略粗而直,下垂枝少,叶形大,24x16厘米,叶肉薄,叶柄4厘米,发芽特早,浙江栽培,3月14日左右脱苞发芽,属早生品种。花芽率极高,单芽果数4-5个,果长4.5-5.0厘米,果径1.8-2.2厘米,长筒形,单果重6-8克,最大15克,桑椹多而特大,紫黑色,黄淮流域5月上旬成熟,成熟期20天左右。该品种抗旱、耐寒,抗病性、抗逆性强,产量高,年亩产果1500-2000公斤,产叶1600公斤,果叶兼用,不适合鲜食,加工可以。 四、46c019果桑介绍 台湾省苗栗市农业改良场,利用当地野生桑与国外引进的品种杂交,选育出60个果桑品种,其中编号为46C019的果桑品种在台湾的苗栗、台中、台南、花莲、桃园等市县广泛栽种,作为观光休闲农庄和加工鲜桑果汁饮品和食品。经笔者多年引种,在苏北地区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高产性能, 一、果桑46C019品种特征 1、树势强健,生长旺盛,主枝短粗,多层侧枝,枝条细短,结果枝发达,故产量高。 2、皮灰棕褐色,皮孔粗大且密;冬芽肥大,呈椭圆形,黄褐色,与着生枝条粗细相当;叶片小,略厚,有光泽。 3、桑椹大而匀,呈紫褐色。果型整齐,口感好,成熟齐。 二、果桑46C019品种特性 1、一年内新枝条不断产生,形成的多层侧枝均为第二年结果枝。 2、发芽率高达98%左右,每个新芽均产生3~6个桑果。 3、平均单果重4-5克,4年生最大单株产果26公斤,每亩桑果可达4500公斤。 4、自然条件下,一年结果2次,秋季产量约占春季的20% |